[显祖荣宗]: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。同“显祖扬宗”。
[董狐直笔]: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宗:读zōng,五行属金,家族的上辈,民族的祖先;尊敬,尊奉;派别,宗派。取名含义为礼貌、杰出、特别之义;宗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404783次,用于第一字占:69.6%,男孩名字占88.9%,女孩名字占:11.1%。
董:读dǒng,五行属木,监督管理;正,守正;深藏;统率。取名含义为正直、聪明、权力、谦虚之义;董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4552次,用于第一字占:78.3%,男孩名字占91%,女孩名字占:9%。
宗董名字的寓意: 寓指卓尔不凡、光宗耀祖、谦谦君子、刚正不阿、深谋远虑、不露锋芒之意。
宗董怎么读?宗董名字读zōng、dǒng。声母不同、韵母不同,平仄调,音律优美,朗朗上口。
宗董好写吗?宗8画、上下结构,董15画、上下结构,董字笔画数较多,不利于书写。
宗董五行?宗字五行属金,董字五行属木,名字属金木五行组合,五行相生,大吉。
宗董重名率高吗?宗董在名字库中出现次数约5107次,配合姓氏重名率较低。
宗董名字能打多少分?宗董名字打分86 分,具体结合姓氏及生辰八字才精准。查看宗董八字打分 ;
宗字取名寓意为:卓尔不凡、光宗耀祖、谦谦君子之意;
宗字姓名学寓意:英俊聪颖,清雅多才,福禄双收,成功隆昌,环境良好。
董字取名寓意为:刚正不阿、深谋远虑、不露锋芒之意;
董字姓名学寓意:英敏才人,理智充足,中年吉祥隆昌,晚年劳神。
宗董姓名学寓意:英俊聪颖,清雅多才,福禄双收,成功隆昌,环境良好。 大吉
宗董名字性格: 较为好胜刚强,喜夸张事实,多言少做,有志难伸,眼高手低,常在不平不满中度过。应守人和,方有成功希望,大多六亲无助,靠自力奋斗。
宗董名字成功运: 财运也难保,应未雨绸缪早作积蓄。查看宗董一生财富多少?
宗董名字适合职业: 司机、军人、演员、教师等。
宗董名字事业运:好高骛远,脚踏实地,可安全上升,创造一番事业,但里面隐藏著否定的因素,有急变没落之兆。查看详细事业运程分析
宗董男孩94.6%,女孩5.4%,为男孩名字。
宗董男女占比图
宗董2023年新生儿使用为2397人,近十年数据如下:
宗董新生儿十年使用曲线图
宗董名字属虎16%、属猪12%、属牛9%、其它63%
宗董使用最多生肖占比图
宗董五行为金木组合,宜五行喜金或喜木人用于起名,忌讳属火的人使用;
宗董为男性字名字,忌讳用于女孩起名;
宗董忌讳长辈名字中含有宗或董的字,如有忌给晚辈起名;
宗董数理及卦理非常适合张姓、胡姓、孙姓、李姓等宝宝起名,具体还需要参考出生时间来判断整理好不好。
宗的拼音读zōng; 宗的繁体为宗; 宗字五行为金; 宗字康熙字典笔画8画;
【寅集上】【宀字部】 宗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283第14
【唐韻】作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賨切【正韻】祖冬切,?音㚇。【說文】尊祖廟也。【白虎通】宗者何,宗有尊也,爲先祖主也,宗人之所尊也。【郉昺曰】宗者,本也。廟號不遷,最尊者祖,次曰宗,通稱曰宗廟。【禮·祭法】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,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,殷人祖契而宗湯,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。【賈誼曰】祖有功,宗有德也。 又流派所出爲宗。【禮·喪服小記】別子爲祖,繼別爲宗,繼禰爲小宗。【程頤曰】凡言宗者,以主祭祀爲言,人宗於此而祭祀也。 又同姓曰宗。【詩·大雅】宗子維城。【註】同姓也。 又【書·舜典】禋于六宗。【註】謂所尊祭者,其祀有六,寒暑日月星水旱也。賈逵曰:天宗三,日月星。地宗三,河海岱。司馬彪曰: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,地宗社稷五祀之屬。 又秩宗,官名。【書·舜典】咨伯,汝作秩宗。【註】主郊廟之官,掌敘鬼神尊?,故曰秩宗,周禮謂之宗伯。又曰祝宗。 又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賓禮親邦國,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。 又瞽宗,殷學名。 又人物所歸往亦曰宗。【書·禹貢】
董的拼音读dǒng; 董的繁体为蕫; 董字五行为木; 董字康熙字典笔画15画;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董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045第23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多動切【集韻】覩動切,?音懂。【爾雅·釋詁】董,督,正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董之用威。 又【博雅】固也。 又深藏也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氣當大董。 又【周禮·春官】辨九?,四日振動。【鄭註】動讀爲董。書亦或爲董。振董,以兩手相擊也。 又【玉篇】藕根也。 又董蕖。【續博物志】董蕖者,婆羅門云阿苗根,似白芷。 又亭名。【左傳·文六年】改蒐于董。【註】河東汾隂縣有董亭。 又澤名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文喜邑有董池陂,古董澤。 又姓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昔有飂叔安,有裔子曰董父,實甚好龍,龍多歸之,服事帝舜,賜之姓曰董。又【宣二年】董狐,古之良史也。 又【集韻】主勇切,音腫。【羣經音辨】短也。《左傳》余髮董董,今本作種種。 又【字彙補】董正之董,讀若督,東谷切。 【集韻】通作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