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通文达艺]:多才多艺,知识渊博。
[道山学海]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艺:读yì,五行属木,才能,技能,技术;准则、法度,艺术。取名含义为多才多艺、杰出、以身作则之义;艺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371440次,用于第一字占:76.3%,男孩名字占43.6%,女孩名字占:56.4%。
道:读dào,五行属火,指道德、道义、正义、技能、志向、思想。 取名含义为正气凛然、抱负不凡、卓有成就;道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40003次,用于第一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90.3%,女孩名字占:9.7%。
艺道名字的寓意: 寓指严于律己、才艺卓绝、高风亮节、登峰造极、千里之志之意。
艺道怎么读?艺道名字读yì、dào。声母不同、韵母不同,仄仄调,音律有重叠,读音较为拗口。
艺道好写吗?艺21画、上下结构,道16画、左下包围结构,艺道字笔画数较多,不利于书写。
艺道五行?艺字五行属木,道字五行属火,名字属木火五行组合,五行相生,大吉。
艺道重名率高吗?艺道在名字库中出现次数约7888次,配合姓氏重名率较高。
艺道名字能打多少分?艺道名字打分78 分,具体结合姓氏及生辰八字才精准。查看艺道八字打分 ;
艺字取名寓意为:严于律己、才艺卓绝之意;
艺字姓名学寓意:有才能理智,温和贤能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出国之字。
道字取名寓意为:高风亮节、登峰造极、千里之志之意;
道字姓名学寓意:智勇双全,精明公正,出外大吉,中年成功隆昌,荣贵出国之字。
艺道姓名学寓意:有才能理智,温和贤能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出国之字。 吉
艺道名字性格: 凡事粗心大意又任性,很难接受他人的意见,善于舌战及辩论,绝不认输,喜出风头,容易遭到反感,与人冲突或者有法律纠纷,宜多忍让,得人和可免惹火烧身。
艺道名字成功运: 纵有财运也难持久,应节制开支未雨绸缪,免受贫困之苦,天运五行属土时,中年后财利可得。查看艺道一生财富多少?
艺道名字适合职业: 教师、厨师、保姆、舞蹈家等。
艺道名字事业运:要冲破这么多难关而立业,实在不容易,只怕中途精神过劳失去信心而失败,宜守求安。查看详细事业运程分析
艺道男孩70.2%,女孩29.8%,为男孩名字。
艺道男女占比图
艺道2023年新生儿使用为2588人,近十年数据如下:
艺道新生儿十年使用曲线图
艺道名字属牛16%、属龙12%、属鼠9%、其它63%
艺道使用最多生肖占比图
艺道五行为木火组合,宜五行喜木或喜火人用于起名,忌讳属金、属水的人使用;
艺道为男性字名字,忌讳用于女孩起名;
艺道忌讳长辈名字中含有艺或道的字,如有忌给晚辈起名;
艺道数理及卦理非常适合李姓、郭姓、马姓、陈姓等宝宝起名,具体还需要参考出生时间来判断整理好不好。
艺的拼音读yì; 艺的繁体为藝; 艺字五行为木; 艺字康熙字典笔画21画;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藝; 康熙笔画:21; 页码:页1017第03
〔古文〕秇【唐韻】魚祭切【韻會】倪祭切,?音蓺。才能也。【禮·禮運】月以爲量,故功有藝也。【註】藝猶才也。 又【周禮·天官·宮正】會其什伍,而敎之道藝。【註】藝謂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。 又【書·舜典】歸,格于藝祖。【傳】告至文祖之廟。藝,文也。又【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觀藝於魯。【註】六經也。 又【左傳·文六年】陳之藝極。【註】藝,準也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藝殪仆。【註】所射準的爲藝。 又【家語】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。【註】藝,分別貢獻之事也。 又【晉語】貪欲無藝。【註】藝,極也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有藝氏。 又與蓺通。【韻會】種也。【書·禹貢】蒙羽其藝。【傳】兩山巳可種藝。【孟子】樹藝五穀。 又【韻補】五結切,叶音臬。【丘遲·思賢賦】備百行之高致,談九流之洪藝。諒可雜而非染,跡每同而常別。
道的拼音读dào; 道的繁体为道; 道字五行为火; 道字康熙字典笔画16画;
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 道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262第06
〔古文〕?衟?【唐韻】徒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杜皓切,?陶上聲。【說文】所行道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一達謂之道路。【詩·小雅】周道如砥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。 又【廣韻】理也,衆妙皆道也,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。【易·繫辭】一隂一陽之謂道。【又】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。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。【書·大禹謨】道心惟微。 又順也。【書·禹貢】九河旣道。【註】順其道也。 又國名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江黃道柏。【註】道國,在汝南安陽縣南。 又【韻會】州名。漢屬零陵郡,唐營州,攺道州。 又當道,草名。【博雅】當道,馬舄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到切【正韻】杜到切,?陶去聲。【正韻】言也。【孝經】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。【大學】如切如磋者,道學也。 又由也。【禮·禮器】苟無忠信之人,則理不虛道。【中庸】尊德性而道問學。 又治也。與導同。【論語】道千乗之國。【史記·文帝紀】道民之略,在于務本。 又引也。【左傳·隱五年】請君釋憾于宋,敝邑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