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婉婉飞铃]:铃声轻盈而柔美。形容声音悦耳动人。
[董狐直笔]: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铃:读líng,五行属金,一般指声音,如铃铛;指风铃悦耳,如铃语。取名含义为声音悦耳动听、乖巧、洋洋盈耳、可爱之义;铃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94154次,用于第一字占:62.2%,男孩名字占40.8%,女孩名字占:59.2%。
董:读dǒng,五行属木,监督管理;正,守正;深藏;统率。取名含义为正直、聪明、权力、谦虚之义;董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4552次,用于第一字占:78.3%,男孩名字占91%,女孩名字占:9%。
铃董名字的寓意: 寓指黄莺出谷、聪明伶俐、能说会道、刚正不阿、深谋远虑、不露锋芒之意。
铃董怎么读?铃董名字读líng、dǒng。声母不同、韵母不同,平仄调,音律优美,朗朗上口。
铃董好写吗?铃13画、左右结构,董15画、上下结构,铃董字笔画数较多,不利于书写。
铃董五行?铃字五行属金,董字五行属木,名字属金木五行组合,五行相生,大吉。
铃董重名率高吗?铃董在名字库中出现次数约5693次,配合姓氏重名率较低。
铃董名字能打多少分?铃董名字打分76 分,具体结合姓氏及生辰八字才精准。查看铃董八字打分 ;
铃字取名寓意为:黄莺出谷、聪明伶俐、能说会道之意;
铃字姓名学寓意:清雅荣贵,天生聪颖,中年平凡,晚年吉祥,幸福之字。
董字取名寓意为:刚正不阿、深谋远虑、不露锋芒之意;
董字姓名学寓意:英敏才人,理智充足,中年吉祥隆昌,晚年劳神。
铃董姓名学寓意:清雅荣贵,天生聪颖,中年平凡,晚年吉祥,幸福之字。 吉
铃董名字性格: 喜占上风,容易得罪人,凡事好争好斗,易发生无谓的纠纷,凡事忍让点,戒除不必要的虚荣心,做事详加考虑,脚踏实地,可保身心愉快。有好色之嫌。
铃董名字成功运: 时坏,财源不稳,如能慎重行事,老运财源可得。必须减少浪费之事。查看铃董一生财富多少?
铃董名字适合职业: 医生、律师、教师、舞蹈家等。
铃董名字事业运:尽力为家庭劳累,如有一时的成就,宜退守为安。查看详细事业运程分析
铃董男孩74.7%,女孩25.3%,为男孩名字。
铃董男女占比图
铃董2023年新生儿使用为2042人,近十年数据如下:
铃董新生儿十年使用曲线图
铃董名字属兔19%、属羊15%、属牛12%、其它54%
铃董使用最多生肖占比图
铃董五行为金木组合,宜五行喜金或喜木人用于起名,忌讳属火的人使用;
铃董为男性字名字,忌讳用于女孩起名;
铃董忌讳长辈名字中含有铃或董的字,如有忌给晚辈起名;
铃董数理及卦理非常适合林姓、吴姓、李姓、黄姓等宝宝起名,具体还需要参考出生时间来判断整理好不好。
铃的拼音读líng; 铃的繁体为鈴; 铃字五行为金; 铃字康熙字典笔画13画;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鈴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328第06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郞丁切,音靈。【說文】令丁也。【廣韻】似鍾而小。【正韻】爲圜形,半裂以出聲,錮銅珠於內以鳴之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錫鸞和鈴,昭其聲也。【註】鈴在旂,有鳴聲。【釋文】鈴,音零。【爾雅·釋天】旌旂有鈴曰旂。 又【唐制】學士院深嚴,懸鈴索備警,長慶中河北用兵,常夜作聲以鳴緩急。【李德裕詩】銀花懸院榜,風撼引神鈴。 又【博雅】鈴鈴,聲也。【前漢·天文志】丙戌,地大動鈴鈴然。 又書名。【抱朴子·對俗卷】按玉鈴經中篇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好說而不見諸仲尼說鈴也。【註】喩小說不合大雅也。 又馬兜鈴,藥名。【本草】一名土靑木香。蔓生,葉脫時,其實尚?,如馬項鈴,故名。 又草名。【正字通】鈴兒草,卽沙薓,象花形。【墨莊漫錄】明宣德年,帝夢神語,雨打無聲鼓子花,帝口占,風吹不響鈴兒草,至今傳爲絕對。 又花名。【夢華錄】菊黃色而圓曰金鈴。 又與軨通。【周禮·春官·巾車】大祭祀,鳴鈴以應雞人。【註】鈴或作軨。 又【說文】霆雷餘聲也。鈴鈴所以挺出萬物
董的拼音读dǒng; 董的繁体为蕫; 董字五行为木; 董字康熙字典笔画15画;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董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045第23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多動切【集韻】覩動切,?音懂。【爾雅·釋詁】董,督,正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董之用威。 又【博雅】固也。 又深藏也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氣當大董。 又【周禮·春官】辨九?,四日振動。【鄭註】動讀爲董。書亦或爲董。振董,以兩手相擊也。 又【玉篇】藕根也。 又董蕖。【續博物志】董蕖者,婆羅門云阿苗根,似白芷。 又亭名。【左傳·文六年】改蒐于董。【註】河東汾隂縣有董亭。 又澤名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文喜邑有董池陂,古董澤。 又姓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昔有飂叔安,有裔子曰董父,實甚好龍,龍多歸之,服事帝舜,賜之姓曰董。又【宣二年】董狐,古之良史也。 又【集韻】主勇切,音腫。【羣經音辨】短也。《左傳》余髮董董,今本作種種。 又【字彙補】董正之董,讀若督,東谷切。 【集韻】通作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