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名垂竹帛]: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。
[一诺千金]:诺:许诺。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。比喻说话算数,极有信用。
竹:读zhú,五行属木,本义是指竹子,或者是一种竹制品。取名含义为气节、超凡脱俗、刚正不阿之义;竹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45170次,用于第一字占:67.9%,男孩名字占44.6%,女孩名字占:55.4%。
诺:读nuò,五行属火,意为应诺、允许;答应的声音,表示同意、承诺。取名含义为诚信、信守诺言、谨言慎行之义;诺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450919次,用于第一字占:76.1%,男孩名字占45.5%,女孩名字占:54.5%。
竹诺名字的寓意: 寓指高风亮节、顶天立地、光明磊落、一诺千金、光明磊落之意。
竹诺怎么读?竹诺名字读zhú、nuò。声母不同、韵母不同,平仄调,音律优美,朗朗上口。
竹诺好写吗?竹6画、单一结构,诺16画、左右结构,诺字笔画数较多,不利于书写。
竹诺五行?竹字五行属木,诺字五行属火,名字属木火五行组合,五行相生,大吉。
竹诺重名率高吗?竹诺在名字库中出现次数约7623次,配合姓氏重名率较高。
竹诺名字能打多少分?竹诺名字打分82 分,具体结合姓氏及生辰八字才精准。查看竹诺八字打分 ;
竹字取名寓意为:高风亮节、顶天立地、光明磊落之意;
竹字姓名学寓意:一生清雅伶俐,多才巧智,中年隆昌,晚年子孙旺盛。
诺字取名寓意为:一诺千金、光明磊落之意;
诺字姓名学寓意:
竹诺姓名学寓意:一生清雅伶俐,多才巧智,中年隆昌,晚年子孙旺盛。 大吉
竹诺名字性格: 赋的才华及满腹的理想,常有怀才不遇之叹,容易造成愤世嫉俗的心理,性格孤独与人寡和,并容易被卷入财务或法律的是非中。只要乐观奋斗,可得良机。
竹诺名字成功运: 劳心劳力终有所得,中年可较安定,晚年财运丰。天运属水,一生难发展。查看竹诺一生财富多少?
竹诺名字适合职业: 保姆、厨师、律师、记者等。
竹诺名字事业运:奔走他乡谋生,为家庭劳碌,中年或有机会创出一番事业,艰苦中得到成功发展。查看详细事业运程分析
竹诺男孩50.6%,女孩49.4%,为男孩名字。
竹诺男女占比图
竹诺2023年新生儿使用为2262人,近十年数据如下:
竹诺新生儿十年使用曲线图
竹诺名字属龙18%、属鼠14%、属羊11%、其它57%
竹诺使用最多生肖占比图
竹诺五行为木火组合,宜五行喜木或喜火人用于起名,忌讳属金、属水的人使用;
竹诺为中性字,男孩女孩都可用于起名;
竹诺忌讳长辈名字中含有竹或诺的字,如有忌给晚辈起名;
竹诺数理及卦理非常适合陈姓、马姓、吴姓、徐姓等宝宝起名,具体还需要参考出生时间来判断整理好不好。
竹的拼音读zhú; 竹的繁体为竹; 竹字五行为木; 竹字康熙字典笔画6画;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竹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877第01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張六切【正韻】之六切,?音竺。【說文】冬生靑艸,象形。下垂箁箬也。【竹譜】植類之中,有物曰竹。不剛不柔,非草非木。小異空實,大同節目。【又】竹雖冬蒨,性忌殊寒。九河鮮育,五嶺實繁。【詩·衞風】綠竹猗猗。【禮·月令】日短至,則伐木取竹箭。【周禮·夏官】東南曰揚州,其利金、錫、竹箭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渭川千畝竹,其人與千戸侯等。【釋名】竹曰个。【淮南子·俶眞訓】竹以水生。 又八音之一。【周禮·春官】播之以八音:金石土革絲木?竹。【禮·樂記】竹聲濫,濫以立會,會以聚衆。【史記·律書註】古律用竹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黃帝使泠綸,自大夏之西,崑崙之隂,取竹之解谷生,其竅厚均者,斷兩節閒而吹之,以爲黃鐘之宮。【釋名】竹曰吹。吹,推也,以氣推發其聲也。 又竹?。【左傳註】造?書于竹?。 又竹帛。【史記·孝文紀】請著之竹帛,宣布天下。【說文】著之竹帛謂之書。又竹花,竹實。【謝靈運·晉書】元康二年,巴西界竹生花,紫色,結實。【本草】竹花一名草華。【
诺的拼音读nuò; 诺的繁体为諾; 诺字五行为火; 诺字康熙字典笔画16画;
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諾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188第18
〔古文〕喏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奴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匿各切,?囊入聲。【說文】譍也。【玉篇】答也。【正韻】應聲。【詩·魯頌】莫敢不諾。【箋】應辭也。【禮·玉藻】父命呼唯而不諾。【註】唯速而恭,諾緩而慢。又【投壷】大師曰諾。【疏】承領之辭也。【吳志·顧雍傳】顧悌每得父書,拜跪讀之,每句應諾。 又【韻會】以言許人曰諾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獻子許諾。【論語】子路無宿諾。【史記·季布傳】楚諺:得黃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諾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輕諾必寡信。【荀子·王霸篇】?賞己諾,信乎天下矣。【註】諾許也。己不許也。 又自輺語。【公羊傳·僖元年】慶父曰:此奚斯之聲也,諾己。【註】諾已,皆自輺語。 又【南史·江夏王鋒傳】鋒五歲,齊高帝使學鳳尾諾,一學卽工。【潘遠·紀聞談】諸侯箋奏皆批曰諾,諾字有尾若風也。 又【字彙補】諾臯,神名。【酉陽雜俎】有《諾臯記》。 又水名。【前漢·匈奴傳】韓昌、張猛與單于及大臣,俱登匈奴諾水東山。【師古註】今突厥地,諾眞水也。 又州名。【唐書